好秧一半稻!控水温、防稻瘟、适时起秧,春耕种植看这里
时间:2024-11-15 02:08:10 出处:百科阅读(143)
“好秧一半禾,苗壮一半收”。起秧当前正是春耕春耕春种的好时节,为进一步提升水稻科学育秧水平,强化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科技支撑,助力打好今年全年粮食生产第一仗,近日,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发布通知,计划在全省开展春季“好秧一半稻”水稻育秧专题技术指导行动。
通知鼓励各地农技推广部门做好科学引导、强化培训推广、深入技术指导、开展试验示范、创办育秧比武等,积极推广水稻集中育秧技术,全力抓好水稻生产苗期指导服务,为粮食丰产、农民增收夯实基础。
通知还提出了强化组织领导、强化协同推进、强化宣传推广、强化信息报送等工作要求。各地农技人员可通过轻骑兵“农友圈”平台实时报送行动信息,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将在微信公众号、粤农技开设专栏,AG超玩会定期通报各地行动情况,营造比学赶超氛围。
同时,通知要求各地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确定一名行动联络员,确保行动上下畅通。
01
水稻育秧技术措施
一、育秧流程
包括种子处理、流水线播种、叠盘暗出苗、苗床摆盘、秧田管理、起秧插秧。
(一)种子处理
2. 消毒。使用2500倍液咪酰胺杀菌剂结合浸种杀菌6-8小时。
3. 浸种(确保稻种充分吸饱水分)。浸种前用清水反复清洗2-3遍,去除消毒药剂,然后泡水浸种。早稻浸种时间24-36小时,中晚稻18-24小时。
4. 催芽(破胸露白为宜)。催芽温度28-30℃,芽长约1mm,芽过长播种时容易损坏胚芽,也容易结团,影响播种均匀度。
5. 种子晾干。播种前将稻种摊开晾干水分至内湿外干、不黏手为宜,避免种子成团,播种不均匀。
(二)流水线播种
1. 基质厚度。底土按秧盘深度的2/3厚度,约1.8厘米,盖土一般约0.2cm,不露种即可。底土薄了,基质为根系留存的空间、养分不够,秧苗根系极易通过秧盘透气孔下穿到秧床,容易出现高矮苗。盖土厚了,容易导致出芽慢、顶土等现象。
2. 稻种播种量。每亩稻种总用量÷每亩机插盘数=每盘稻种用量。以干谷重量计算,杂交稻3.5-4斤/亩,常规稻4-5斤/亩。
3. 洒水。播种盖土后,控制好水阀,洒足清水,以淋透、不积水、不溢出为宜,保证催芽所需水分并压实盘土与种子接触。
4. 流水线调试方法。底土、盖土厚度调试,关闭稻种播种开关,打开底土、盖土开关,空盘过机,观察底土、盖土厚度,底土按秧盘深度的2/3厚度,盖土以不漏种子为宜。稻种播种量调试,关闭底土、盖土开关,打开稻种播种开关,空盘过机,连续播10盘,计算平均重量,根据需求调整即可。
(三)叠盘暗出苗
将播好种的秧盘,层层叠放整齐,集中催芽。叠放高度20-30盘,叠码整齐,每垛之间不留缝隙。低温期育秧在堆码的秧盘上覆盖薄膜保温保湿。高温期育秧在堆码的秧盘上覆盖黑色纤维袋或遮阳网保湿。叠盘催芽时间随外界温度改变而改变,一般早稻约72小时,晚稻约48小时,具体以中间层秧盘齐苗长至约1.5-2mm为宜。
(四)苗床摆盘
移出叠盘暗出苗后的秧盘平铺至秧床上,移盘轻拿轻放,避免破坏盘土结构,且留足通道,方便秧期管理。
(五)秧田管理
1.保温出苗。育秧期保持28-35℃,确保出苗高质量生长。
3. 通风换气。白天气温高于30℃时应打开棚膜通风降温,排湿换气。
5. 秧苗调控。水、肥、药、温结合。
(六)适时起秧插秧
秧龄2.5叶时,检查根系发育情况,如果根系发育不理想,应开始逐步控水,适当减少浇水量及次数,进行炼苗。保持秧盘内的基质呈“见干见湿”状态,促进秧苗根系发育。
(一)秧床准备
(二)水分管理
1. 摊盘。铺盘后,立即洒水,以透水不积水为宜。
3. 炼苗期。适当控水,不萎焉可不浇水,保持早上叶尖有吐水。
(三)温度管理
1. 稻种发芽的最低温度为12℃,最适温度为28-35℃。出苗及幼苗生长的最低温度为14℃,温度高于16℃时均能正常出苗及生长,棚内温度高于35℃,应揭膜通风降温。
3. 大棚保温。开棚门,侧膜通风,注意先开侧膜,待室外气温回升后再开棚门,不然棚门两头秧苗易受冷风伤害发黄。
(四)光照管理
2. 多层立体育秧,光照不足时,需要打开采光设施或进行补光。中晚稻育秧时,强日照时,需适度遮光。
(五)肥、药管理
2. 农药管理。浸种用咪酰胺2500倍液浸种。浇底水用敌克松1500倍液。摆盘后1-2天用甲霜噁霉灵1000倍液喷洒。
三、苗期常见问题
(一)绵腐病
2. 防治。播种时,底水用1500倍敌克松药液;采用叠码催芽,快速出芽;出现绵腐病,先用清水冲洗霉菌,然后喷洒福美双1000倍液或敌克松1000倍液或甲霜噁霉灵1500倍液防治。
(二)立枯病
2. 防治。选择适当的播种时间;选择PH4.5-5.5的育秧基质;出苗后控水促根;低温来临做好保温,喷施防冻剂+碧护+叶面肥;小棚育秧保温难,剧烈降温时加水护苗;雨后天晴及早开棚降温,补充水分。
(三)恶苗病
2. 防治。选用包衣稻种,常规稻种用2000-2500倍液咪鲜胺浸种。
(四)稻瘟病
1. 苗瘟。发生于三叶前,由种子带菌所致。病苗基部灰黑,上部变褐,卷缩而死,湿度较大时病部产生大量灰黑色霉层,严重时秧苗成片枯死。
(五)烂种烂芽
1. 烂种(不发芽就腐烂):稻种发芽的最低温度是12℃,长时间低温种子无法萌芽;浸种时没有及时翻堆,高温缺氧,烧坏种子。播种后水分不足,出芽率低甚至不出芽。堆码催芽,播种时底水不透,缺水不出芽。
2. 烂芽(发芽后无法返青腐烂):播种长时间深水浸泡,低温/高温缺氧;基质养分高,盐分高。
(六)低温冻害
1. 水稻幼苗最低耐受温度10℃,低于10℃稻苗会产生冻害。出苗期遇低温叶片发白发黄,1-3叶期遇低温造成烂秧死苗。连续3天10-12℃叶片萎焉,损失30-49%,连续3天8-10℃,叶片干枯,损失50-69%,连续3天低于8℃,损失大于70%。
(七)秧苗顶土
2. 解决方案。叠盘催芽,待秧苗全部破土后摆盘。发生顶土现象的待基质干燥后用扫把、木棍轻扫处理也可清水淋洗。
(八)鼠、鸟害
2. 解决方案。堆叠暗出苗、秧田期采用覆盖遮阳网、封闭育秧设施或安装驱鸟设备,撒施驱鸟剂及老鼠药等。
【撰文】悦集宣
【来源】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上一篇: 快讯丨市人大常委会党组第57次会议召开
下一篇: 我市交通振兴取得丰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