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梅州扎实推进国储林建设,目前已收储林地7.1万亩
“造林是绿水青山要赶季节的,我们必须在三四月份把树种下去,金山树苗才容易成活,银山AG超玩会今年8月再开展第二阶段的梅州抚育工作。”春分前后的扎实梅州,春光明媚,推进在洲瑞林场中幼林抚育区,国储有着30多年造林经验的林建林地吕新富正带领着20多名造林工人正穿梭于林下,除草、设目收储间伐、前已修枝、绿水青山打穴、金山施肥、银山补植,梅州为梅州国储林工程建设添砖加瓦。扎实
作为粤东北地区重要生态屏障,梅州历来都重视林业发展。从2017年被广东省林业局列为国家储备林建设和林权收储工作试点市,AG超玩会到2021年组织申报的项目顺利入选我国首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我市将扎实推进梅州国储林建设作为林业工作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的有效路径,在擦亮绿色“底色”的同时提升生态“含金量”、发展“含绿量”,助推生态发展区先行示范市建设。
抢抓春光
积极建设国家储备林
“我们从去年12月份就开始备耕,到清明节前后要完成这一标段的国储林建设任务。”日前,记者来到位于大埔县西南山区的洲瑞林场时,中幼林抚育区的现场施工管理人吕新富正带领造林工人施肥、覆土,忙得不亦乐乎。在距离洲瑞林场30多公里外的大埔林场,嘈杂的电锯声打破山林的宁静,伐木工人正忙着砍伐速生桉树,为接下来种植红锥、火力楠等阔叶树种腾出空间。
空中俯视大埔林场一片郁郁葱葱。
“国有林地主要以培育大径材和乡土树种为目的,集体林地以培育短周期树种为目标,通过国有林地的长周期、大径级乡土树种的培育为集体林地进行短周期树种的经营创造条件和空间,实现集体林地与国有林地长短补充,达到以短养长与可持续经营发展目标。”建鑫森之林公司工作人员刘晓颖告诉记者。
梅州建设国家储备林,路漫漫其修远兮。2017年3月,梅州被列为广东省国家储备林建设和林权收储工作试点市。2018年8月,我市正式启动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项目工作。2019年,《广东省梅州市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总体规划(2019-2033)》出炉,规划在梅州建设国家储备林总面积200万亩,项目总投资150亿元,引入国有企业广东建工集团投资建设梅州市国家储备林基地(首期)项目,首期项目建设规模12万亩,由旗下梅州建鑫森之林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鑫森之林公司”)负责具体实施。
洲瑞林场林木生长旺盛,小树和大树错落有致。
2021年,由梅州市组织申报的广东南岭山区韩江中上游(原中央苏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以下简称“山水项目”),顺利入选我国首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成为广东唯一入选项目。入选后,该项目将获中央财政不超过20亿元的奖补资金,其中项目第一批中央资金4亿元已于2021年下达,用于支持重点生态地区开展生态保护修复。记者从市林业局获悉,梅州市国家储备林建设工程被纳入该项目实施内容。
“山水项目梅州国储林工程计划对大埔林场、洲瑞林场、梅南林场、七畲径林场、水口林场等梅州5个国有林场改造与培育,主要通过集约人工造林、现有林改培、抚育及补植补造等措施,改善林分结构和森林质量。”刘晓颖介绍道。据悉,该工程以梅州市国家储备林林地作为建设项目核心范围,面积约4.25万亩,截至目前,工程已完成大埔、洲瑞林场共1.6万亩林地的备耕和部分种植施工,梅南林场、七畲径林场、水口林场合计1.7万亩正在开展项目作业设计。
打开“林窗”
探索带状改造新模式
走在洲瑞林场里,只见林木生长旺盛,小树和大树错落有致,林下开阔通透。据大径材培育区现场施工负责人王火照介绍,以前这里是松木林,杂草丛生,树木生长良莠不齐,森林质量不高,经过前期采取的割灌除草、间伐、修枝、施肥、补植、更新改造等措施,现在林相已有明显改善。
洲瑞林场林大径材培育区内的带状采伐示范区补种红锥、火力楠等阔叶树种。
“这里抬头就可以看见天空,没有其他树冠遮挡,这就是我们为幼树打开的‘林窗’,让它们得到充足的阳光和生长空间。”王火照说,在大径材培育区内设有一个带状采伐示范区,每隔5米便开辟出一条林带,补种红锥、火力楠等阔叶树种。“我们的目的是把低效林、纯马尾松林改造成混交林,培育大径材,既有生态效益又有经济效益。”
洲瑞林场造林工人在林下给树木施肥。
洲瑞林场造林工人在林下补植。
据介绍,根据此前的现场调查,目前山水项目改造的林分主要为多代杉木萌芽次生林、马尾松林等,林木总体生长状况较差,大部分林木为“老头树”、疫木、小径材劣质木等,其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护能力差,经济价值也不高。“为调整林分结构,改善林木生长环境,我们创新采取目标树选择和带状采伐的方式来建设国储林,未来50年对目标树实施单株管理、进行永久标记,同时抚育促进目标树二代更新幼树的生长,达到恒续覆盖、可持续经营的目的,培育出异龄复层混交林,从而增加优质大径级木材储备和林业生态产品供给,修复脆弱生态区,筑牢生态屏障。”刘晓颖说,当选定符合一定条件的优势木为目标树后,造林人将通过抚育间伐的作业,对目标树进行标记、修枝,并及时砍伐目标树周围的干扰树,为目标树生长释放空间。
洲瑞林场造林工人正穿梭于林下进行除草。
据悉,根据梅州国储林基地建设规划,到2023年,我市需完成12万亩国储林地收储任务。目前,我市已收储林地达到7.1万亩,其中国有林地4.6万亩、集体林地2.5万亩,今年还将收储林地3万亩。
文字:梅州日报记者 李艳良
图片/视频:梅州日报记者 高讯
编辑:李舒宇
- ·有条不紊备战新赛季!梅州客家中超元年目标保级
- ·“五一”假期中国日均跨区域人流量预计超2.7亿人次
- ·“悲秋综合征”?来根高州香蕉,以及emo说拜拜!
- ·做农业“领头雁”,2023湛江村落子青年强人培训行动顺遂开班
- ·北风吹走“湿哒哒”!清明梅州天气“逆风翻盘”
- ·快评丨从“年鱼”到“年菜”,预制菜“小巧棋局”越下越有味
- ·春华秋实,“百万万”实景图纷至沓来
- ·揭阳传递“百万万工程”三季度核查服从,14个镇级单元被揭示留意
- ·@梅州考生,2022年社工考试考前免费线上培训4月9日开班!
- ·饶平有礼,湾区同享!省直中直帮扶队将携手把饶平鲜味端上湾区市夷易近餐桌
- ·江门这场盛会,为啥那末使人期待?
- ·哺育农业杰作品牌,鹤山红茶获省培优扶强赋能
- ·梅州唯一!这位教师获评省中职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
- ·海报|第四届中国水产种业展览会走光延迟看!
- ·1088人将获2024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农民工比重创新高
- ·奶茶摊,露营桌,歌舞饰演……英德红茶夜经济新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