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与传播!梅州市技师学院将客家非遗文化引进校园
客家非遗,传承传播誉满南国。梅州党的市技师学AG超玩会入口二十大报告要求加大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统筹职业教育创新。院将引进2022年,非遗梅州市技师学院将客家非遗“客家菜烹饪技艺”和“客家剪纸”引进校园,文化以文化提升素质,校园以技能提升水平,传承传播实现了非遗在校园的梅州精彩绽放。
据悉,市技师学该校共有烹饪和幼儿教育专业830多名学生学习非遗课程,院将引进该课程也成为学院深入贯彻落实我省“三项工程”的非遗重要举措之一,有力地推动了高技能人才培养和相关专业高质量发展。文化
飘出客味
剪出诗意
在烹饪实训室和剪纸课堂里,校园AG超玩会入口技艺、传承传播故事、传承、创新、青春、梦想等元素与讲课声、切菜声、炒菜声、剪纸声等声音交织沸腾,让非遗文化在课堂上大放异彩。
“我现在示范的是盐焗技艺,同学们可以从中看看客家菜‘咸、熟、香’的特点。”课堂上,非遗大师逐一详细示范客家特色技艺,讲述“丸子、粄、扣肉”等客家特色美食的文化故事,娓娓讲解其历史由来、文化特点和当今现状,让古早的技法、厚重悠长的文化得以传承发扬。
市技师学院教师介绍,校园内常开展“客家菜烹饪技艺”讲座,将盐焗鸡、客家腌面、开锅肉丸、三及第、酿豆腐等60多个特色菜品制作构建为课程内容,积极探索发展客家预制菜和发展客家餐饮业,让客家文化和美食魅力相互交融。 中国烹饪名师、客家菜非遗传承人陈泽焕积极建议加强校企合作,将客家菜品发展成预制菜产业,将盐焗鸡、梅菜扣肉、丸子、粄等打造客家预制菜品牌,还建议注重馅料口味变化及原料合理搭配,使客家菜更精细化和时尚化。
充满典雅诗意的“客家剪纸”课程也得到了学生们的喜爱,该课程的加入也进一步丰富了该校幼儿教育专业的手工课程内容。“我们邀请‘客家剪纸’传承人谢秀珠对学生进行授课,向学生讲解‘雕、镂、剔、刻、剪’等技法,将客家元素和美好意象组合,传播‘以象寓意’‘ 以意构象’的艺术魅力。” 市技师学院教师表示,该课程设普及班和提高班,以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
活跃课堂氛围让教学效果在大赛中得以体现。在今年举办的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粤菜师傅”技能大赛梅州选拔赛中,梅州市技师学院的2021级学生廖兴辉和张佳琪分别荣获 “新秀组金奖”和“新秀组优秀奖”,还有6位学生被客家菜烹饪技艺传承保护单位星园酒家选为顶岗实习人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
推进课程思政
焕发生机活力
将客家非遗课程引进校园,是市技师学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举措之一,该校邀请非遗大师现场教学,增强课程育人实效,形成了浓厚的“课程育人”氛围。
“‘客家菜烹饪技艺’和‘客家剪纸’都是客家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在客家地区家喻户晓。”市技师学院教师介绍,教学文化深厚的客家菜民风民俗、民间传说、名人典故、药食同源故事和充满客家元素的“秀珠创剪”作品,既能发挥非遗文化独特的育人功能,引导学生领会客家文化的精神内核,提升思想品质,坚定文化自信,也能让非遗技艺经典重现,传承非遗文化,进一步擦亮“客家菜”和“客家剪纸”的金字招牌,让客家菜非遗美食文化和客都苏区红色文化交相辉映,实现师生共享魅力课程思政。
据悉,非遗课程进校园的推进,不仅方便了同学们真切感受到传统文化价值和功能,也极大地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学院摄影、烹饪、文艺和电商直播等技能社团更加活跃,还多次到社区、到企业、到乡村开展文化公益、第二课堂等活动,展示了良好精神风貌。
接下来,梅州市技师学院将继续加强对客家非遗的保护传承发展,继续引进客家山歌、客家筝、服饰、杯花舞、舞狮等更多的非遗项目进课堂进校园,着力构建非遗传承保护体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助力学院高质量发展,让客味飘香、剪出诗意的非遗之花继续盛开在校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梅州日报记者:黄钰然
通讯员:何旭明
编辑:罗欢欢
审核:蔡颜颜
- ·缅甸强震遇难人数升至1644人
- ·警惕!投资理财APP务必谨慎下载,梅州已有多人受骗
- ·梅州与汕尾第四轮陆地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工作顺利完成
- ·中冠第二战5名球员轰进6球!梅县竞技击溃宁夏人海溪
- ·贷款放宽 提取优化
- ·这39人,是梅州第一届工艺美术大师!
- ·深圳市客家文化交流协会会长杨宏海:林风眠为客家原乡注入了深厚的情感
- ·皇樽食品公司二十年生意经:恪守诚信,国标保质保量
- ·贷款放宽 提取优化
- ·为他们点赞!这10人被评为2020年第三季度“梅州好人”
- ·欢乐 精彩 高水平!第六届网络春晚梅县专场海选火热上演~
- ·梅州市建筑业协会换届选出新一届领导班子
- ·4月上半月广东空气质量以优良为主
- ·梅州市总工会代表队获二等奖!广东省工会首届集体协商竞赛全省决赛结果出炉
- ·嘉应学院林风眠美术学院和梅州市林风眠艺术基金会正式揭牌
- ·中冠联赛明日五华率先开战!所有人员全部通过核酸检测